性能测试诊断的测试需求设计之案例说明

性能指标需求模型-二八模型

第一个标准是大家很熟悉的二八定律。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。他认为,在任何一组东西中,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,约20%,其余80%尽管是多数,却是次要的。

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去说明。某系统总容量达到日交易量15万笔,根据这一要求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并开发性能测试需求

下面是计算的步骤:

采用2/8比例,即80%的业务在20%的峰值时间内完成,20%的业务在80%的非峰值时间内完成,那么可以得到峰值处理业务量15万的80%为12万,非峰值处理业务量15万的20%为3万

1天系统运行时间为20小时,另4小时为非营业的后台处理时间,那么峰值时间20小时的20%为4小时,非峰值时间20小时的80%为16小时。

可以计算到:

1)平均峰值处理速度12万/(4*3600)秒接近9个/秒;

2)平均非峰值处理速度3万/(16*3600)秒约0.5个/秒;

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发生,建议实际峰值处理速度要能达到理论计算的平均峰值处理速度的1.5到2倍

所以最终确定下来的建议峰值处理速度为9个/ 秒*2=18个/秒。

2-5-8原则

另外一个业内广泛使用的原则就是2-5-8原则”。所谓的2-5-8原则”,简单说,就是当用户能够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,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;当用户在2-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,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可以;当用户在5-8秒以内得到响应时,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很慢,但是还可以接受;而当用户在超过8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,会感觉系统糟透了,或者认为系统已经失去响应,而选择离开这个Web站点,或者发起第二次请求。

我们可以将258原则作为考量性能测试平均响应时间的一个标准。2秒是很快的标准,5秒也是可以的,8秒很慢但是可以接受,超过8秒的话就需要去定位一下瓶颈,去改进一下。